精久久,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狂野欧美性猛交XXⅩ高清,久久精品播放

840萬元理財產品“變”終身保險!銀保銷售誤導“玩狠”的不只這一家

發(fā)表時間 :2018-10-10 來源:中訊證研

  案情回顧


  2016年10月,時年36歲的哈爾濱市民朱小姐到某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經兩位“工作人員”推介,她相中一款“利率遠高于定存,五年期滿即可還本付息”的保險產品。鑒于這筆投資“挺合適”,朱小姐邀約母親及姨媽,三人合計砸下840萬元,坐等產品到期數錢(收益)。但2017年交費期至,朱小姐卻從險企售后部門獲悉該產品并非五年期,而須71年后等她108歲才能返本,且利息遠低于銀行活期存款利率。


  聞此真相,朱小姐懵了。翻翻保單,只見上書“保險期間終身”,另有“保單年度末1到71”字樣,并無具體文字解釋。顯然,自己被兩位負責推銷的“工作人員”坑了。朱小姐急忙電話聯系他們,發(fā)現一個停機,另一個成了空號,遂找該銀行討說法,但對方回復,現任行長新近剛調來,對以前發(fā)生的事情和代銷的保險并不清楚,而且銷售產品的是險企人員,現已不再駐銀行網點,無法聯系,需由險企處理。沒轍,朱小姐去敲險企大門,結果僅“確認”兩件事:其一,她所購產品系終身型,除非投保人去世,否則不能在交滿5年保費后拿回本金。其二,兩位始作俑者均已從公司離職,如何解決問題,需等上層消息。


  整起事件來龍去脈就是這樣。從中,我們分明看到兩個令人遺憾的現象。


  首先,涉事銀行的態(tài)度令人遺憾。一方面,朱小姐在該行購買理財產品被忽悠,事發(fā)2016年10月。查閱監(jiān)管部門歷年發(fā)布“禁令”,可知早在2010年11月,原銀監(jiān)會就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yè)銀行代理保險業(yè)務合規(guī)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2011年3月更是聯合原保監(jiān)會發(fā)布《商業(yè)銀行代理保險業(yè)務監(jiān)管指引》,再三強調銀行代理保險不得誤導客戶,并明確叫停險企在銀行駐點銷售。由此試問涉事銀行,允可險企員工身穿本行制服推銷產品,“頂風作案”底氣何來?豈非有錯在先?站在這個角度,哪怕新調任的行長對這一情況不甚了解,但秉持“客戶至上”原則,也應與前任接洽,了解詳情,與朱小姐溝通協商?,F在一個“皮球”直接踢給險企,算哪門子道理?另一方面,朱小姐到銀行本意是買理財產品,這與買保險有本質區(qū)別。不然,監(jiān)管部門何必三令五申強調銀行不得將保險與理財產品相混淆,尤其不得與存款作類比,歸根到底就是考慮到不同消費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不一。然而,朱小姐偏偏在涉事銀行“入坑”,雖說此乃險企人員“打擦邊球”,但他們天天在網點信口雌黃,銀行方面不會絕無耳聞,卻從不過問,提醒推銷產品務必充分告知,以免將消費者帶入誤區(qū)。站在這個角度,涉事銀行須為朱小姐的損失承擔一定的責任,新行長初來乍到亦不該事不關己,讓客戶心寒。


  其次,銀保銷售“誤導潮”再起令人遺憾。此話并非空穴來風,因為不僅朱小姐一案事發(fā)后經媒體傳播,2018年持續(xù)發(fā)酵。更嚴重的是,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以來,類似存款變保單、放貸時變相要求購買特定險企產品等銀保銷售誤導屢有發(fā)生,已有逾10家險企因之受罰,另有超過8家銀行因違規(guī)銷售保險從監(jiān)管部門領受罰單。如9月19日,保監(jiān)會內蒙古監(jiān)管局公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某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工作人員銷售保險產品時,使用與保險不符的表述,涉及9筆保單存在欺騙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違法行為。就此,該行被處以22萬元罰款并責令改正。由此可見,縱有“紅頭”監(jiān)管文件一道道下發(fā),銀保銷售“誤導潮”卻再起,說明總有一些金融機構膽大妄為,不惜以身試法。這就警示監(jiān)管部門,除了不斷制定政策,還須落實后期督改,唯將跟蹤檢查常態(tài)化,才能防止“治標不治本”。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據說,經相關部門介入,朱小姐近日終于成功退保并拿回退款,這個結果還算慶幸。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恐怕也不算真正的好消息,畢竟這是朱小姐與銀行、險企糾葛近一年并經媒體報道,引發(fā)輿論廣泛關注才“換來的”。而其他諸如此類未被曝光,或者尚未妥善解決的銀行銷售誤導糾紛,是否也得如此鬧騰,消費者才有可能維權成功?


  這絕非說笑話,前車之鑒實際早已有之。今年6月6日,銀保監(jiān)會官網公布一起銀保銷售誤導典型案例,其“動靜”比朱小姐的經歷要大得多。據稱,2016年末,王先生到某銀行打算存款500萬元,卻被自稱銀行工作人員的險企員工及該行行長聯合欺騙,買了一份100周歲后才能取回本金的保單。事發(fā)后,銀保雙方互相推諉,不肯擔責,一拖就是一年。王先生萬般無奈,于今年2月8日登上樓頂,準備以命維權,幸好被警方及時勸阻。眼見難以收場,險企才同意返還其500萬元本金和27.5萬元利息。對此,銀保監(jiān)會予以嚴肅查處,停止涉事銀行代理保險新業(yè)務1年,并處罰款30萬元,同時處保險公司60萬元罰款,兩家機構的責任人也受到警告及3萬至5萬元罰款的處分。


  瞧,與王先生相比,被“套”資金更多的朱小姐,其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尚屬理性,這也算涉事銀行的“福分”。試想,倘若每位被銀保銷售誤導的消費者都以走極端來維權,就不是“令人遺憾”那么簡單了。如此“細思極恐”的場景,當真值得各金融機構好好思量。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二維碼.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