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銀行理財也能虧損 如何挑到一款靠譜的理財產品?
2月初,一位建行的私銀客戶反映,七年前他在建行私銀客戶經理的推薦下,購買了一款建銀私銀VIP特供的PE型產品“航空產業(yè)基金(二期)”,當時銀行承諾20%的收益,然而七年過去了,這款產品不僅沒有拿到銀行承諾的高收益,甚至連本金都沒有完全收回來。
連國有銀行售賣的理財產品都能虧損,那么對于廣大老百姓來說,銀行的理財產品還能放心地購買嗎?
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案例屢屢發(fā)生,投資者對銀行的信賴感越來越低,很多人寧愿相信互聯網理財機構的高風險產品,也不愿意把錢交給銀行。但實際上,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對銀行理財抱有誤解,對自己所購買的產品一知半解,無法有效識別產品的風險。
今天,中訊哥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從銀行渠道購買到的究竟是哪些產品?如何才能買到一只安全可靠的理財產品?
一、銀行常見的三類理財產品
從大面上來看,銀行售賣的理財產品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即大家所熟知的銀行理財,一類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包括基金、保險、信托、國債、第三方理財等,這些產品都不能稱為銀行理財,除了國債之外,其它產品的風險普遍要高于銀行理財。
我們之前遇到的理財產品虧損的案例,大部分屬于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其中基金虧損的情況最為常見。上述提到的案例,涉及到的也是銀行代銷的基金。下面我們著重來說一下最常見的三種產品:銀行理財、基金、保險。
1、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分為5個風險等級,1級是保本的,2-5級都是不保本的,雖然2級不保本,但是安全級別與1級差別不大,經常被算作“類保本”產品。3級理財產品其實也很少虧,只不過收益的波動性比較大,比如預期收益率是6%,實際收益率有可能只有4%。4級和5級的理財產品風險就要大很多了,不過這兩個級別的產品比較少見,一般只面向銀行私銀客戶或高凈值客戶售賣。
這里還要額外說一種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這類產品掛鉤股指、黃金、匯率等衍生品,預期最高收益率很高,比如能達到6%、8%甚至10%以上,但實際上到期收益率可能只有3%、1%、0,所以如果你不了解這類產品還是別買了。
銀行理財有三個特點:一是門檻高,人民幣理財的最低購買起點是5萬元,所以學生和積蓄不多的年輕人買不了;二是期限以中短期為主,大多不超過一年,融360監(jiān)測的數據顯示,1月份期限超過一年的銀行理財占比只有3.79%;三是大部分是封閉式,流動性很差,不能提前支取,只能持有到期。
去年11月央行出臺資管新規(guī),對銀行理財影響很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打破剛性兌付,以后銀行理財不能再保本了;二是3個月以內封閉式理財將消失,理財產品期限將會拉長。不過新規(guī)有一年半的過渡期,短期來看這兩點對銀行理財還沒有明顯影響。
2、基金
基金分為債券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風險和收益依次遞增,之前銀行出現過數起理財虧損的案例,其實虧的就是基金。
基金賺錢與否與市場行情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2017年大盤藍籌股大漲,各類指數走高,八成基金都賺錢,而且年漲幅動輒就能達到20%以上,但是2016年行情就比較糟糕,股票基金平均跌了10%以上。
基金有保本的嗎?之前有,但是現在沒了。2017年2月,證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將保本基金調整為避險策略基金,連帶責任擔保機制被取消?,F有的保本基金到期之后要調整保障機制,這也就意味著保本基金要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到期一只少一只,新發(fā)行的基金都不能保本。
3、保險
前幾年銀行理財收益持續(xù)下滑,從2014年初一直跌到2016年底,最低跌到2016年10月的3.73%,當時余額寶收益也大跌至2.5%左右。但這段期間有一種產品異軍突起,那就是保險理財,尤其是萬能險,收益率普遍能達到5%、6%,而且萬能險一般都有保底收益率,大致在1.75%-3.5%之間,所以深受老百姓青睞。
不過萬能險存在的風險很大,要想維持高收益,保險公司一方面要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非標資產,一方面積極配置股票舉牌上市公司,而且萬能險期限錯配的現象很嚴重,容易引發(fā)流動性危機。
后來保監(jiān)會緊急叫停一年期以內萬能險,此后又出臺了好幾個政策來規(guī)范保險理財?,F在無論是在銀行還是在互聯網理財平臺,一年期以內的萬能險及投連險已經找不到了,而且萬能險也不能作為附加險的形式存在。
現在銀行賣的大多是年金險,期限在5年以上,單純從理財角度來看,對客戶的吸引力很小。以前銀行誤導客戶購買保險的現象很多,以后這種現象將大幅減少,存單變保險、理財變保險的案例也會少很多。
二、如何買到靠譜的理財產品?
理清了銀行賣的都是什么樣的理財產品,才能清楚怎樣買到靠譜的理財產品。融360理財分析師認為,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千萬不要購買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也不能貪圖高息;二是自己具備一定的理財知識,銀行員工的話不能什么都聽。
1、如果你只想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其實很好識別,理財產品有唯一的編號和名稱,到中國理財網輸入查詢便知。
2、如果你想買到一款穩(wěn)賺不賠的理財產品,目前只有保本型的銀行理財可以滿足,當然,根據資管新規(guī),以后還能不能賣是個問題。
3、如果你不要求一定保本,但是要相對可靠,那么可以購買銀行自營的非保本理財,風險等級最好是2級的,虧損的概率接近于0。
4、結構性理財產品要謹慎購買,雖然表面上來看預期收益率很高,但是很多都不能達到,從平均到期收益來看,還不如非結構性理財。
5、如果你追求較高的收益,并且愿意承擔一定的風險,可以購買基金,但融360理財分析師并不建議你從銀行渠道購買,因為銀行的手續(xù)費在各種渠道中是最高的,比如申購費為1.5%,都不打折,但是一些第三方平臺打了折之后只有0.6%甚至0.15%,而且產品的種類也不是很豐富。
6、如果你的出發(fā)點是獲取理財收益,那么保險并不適合你,銀行賣的年金險其實有點類似養(yǎng)老保險,保障的作用大于理財。